两者在成分、应用领域和结构性能上有所不同。详细介绍如下:从成分上:贫混凝土是由粗、细级配集料与一定水泥和水拌和而成的一种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30kg,且水灰比不应大于0.55;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与普通混凝土强度没什么不一样的。再一种就是将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而组成的泵车。普通混凝土的密度一般按照2400公斤/立方米计算,高强混凝土可以按照2450算。
强度,混凝土硬化后的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根据要求,细石混凝土所采用的石粒径为5-16mm,而普通混凝土石的要求为5-31.5mm。细石混凝土一般是指,粗骨料大粒径不大于15mm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在受到外来荷载的时候,两种材料发挥了各自的受力特性:素混凝土主要用来承受压力,钢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