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宏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流程与技术:从原料到成品的多面解析

信息来源:www.ahhsxxjc.com   2025-03-11 17:13:46

预拌混凝土,也称为商品混凝土,是由水泥、集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其生产流程与技术从原料到成品的解析如下:

一、生产流程

  1. 原材料贮备管理

    • 预拌混凝土所用各项原材料是确保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所用各项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应标准和企业标准,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是生产商品混凝土的关键。
    • 材料采购、保管人员、实验人员必须懂技术、会管理,对各种原材料企业标准、性能、保管方法应熟知。
    • 所有应用的原材料应进行厂家优选,实地考察,选质量稳定的正式厂家,并基本固定,忌频繁更换(特殊情况除外)。
    • 材料进场后应建立台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便于分析、判断原因。原材料应分批、分型号规格堆放,材料标识清楚。
    • 加大原材料检验力度,制定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原材料予以退货。
  2. 签订买卖合同

    • 销售人员与施工单位签订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
    • 营销部门根据合同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计划。
  3. 下达生产任务

    • 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生产任务,并下达生产任务单。
    • 生产任务单是预拌混凝土生产的主要依据,由业务部依据销售合同和工地需要,向试验室、调度室、材料部门签发。
    • 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时应填写正确、清楚、项目齐全,要确认其各项内容已被操作员正确理解并输入。
  4. 试验室配合比

    • 试验室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的要求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资料,经计算和调整,向主控室签发混凝土调整配合比通知单。
    • 签发时应填写正确、清楚,项目齐全,要确认其各项内容已被操作员正确理解并输入。
  5. 原材料组织供应

    • 材料部门要依据生产任务通知单和配合比通知单组织原材料的供应,保证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 各种原材料存放的位置应符合生产要求,各种原材料应有醒目的标志,标明原材料规格、型号,特别是对筒仓内粉状料更应标志清楚。
    • 操作人员应明确各种原材料的存放地点。试验室做好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复试检验。
  6. 设备检查试运转

    • 班前计量检查:中控室人员生产前应做好配料系统的计量检查,重点检查各计量斗的工作情况,防止计量斗的卡、顶现象,进行计量器具的零点复位检查,并作好记录。
    • 搅拌机空运转:生产前中控室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应及时对搅拌机进行一次检查,包括各连接部位的连接情况、润滑情况等,在检查无误的情况下启动搅拌机进行空运转,运转正常后方可生产。
    • 上料设备和筒仓出料设备确认:为防止误用原材料,生产前操作人员、试验室人员应对上料设备和筒仓出料设备进行一次检查,保证原材料品种、规格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 搅拌机检查:生产前中控室要检查搅拌机内水是否放干净,确认放干净后方可生产。
    • 罐车检查:罐车司机在出车前和洗车后要检查罐车内是否留有残留积水,在出车前或者进入搅拌楼时要反转放水,把水放干净后方可接料。
  7. 生产指令下达

    • 以上程序完成后,由生产内调下达生产指令,并通知中控室开始生产。
  8. 混凝土生产

    • 中控室在接到生产指令后开始生产。生产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将配合比输入微机,为防止出错,试验室必须有一人对此项工作进行确认,并双签字。
    • 操作人员、试验室配合比确认人员要严格核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保证生产用的材料符合有关标准和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特别注意原材料筒仓内编号、筒仓的原材料的品种。
  9. 混凝土运输

    • 混凝土生产完成后,签发运输单,由运输车队将混凝土运至使用地点。
    • 运输前,现场调度和车队应按混凝土供应的速度安排运输车辆,车队应明确送货地点和发车路线。
    • 现场调度应在施工现场负责混凝土的接收指挥和协调。
  10. 发货单存档与信息反馈

    • 运输完成后,进行发货单签字确认和存档。
    • 收集施工现场的反馈信息,进行现场配合和督促,确保混凝土使用效果。

二、关键技术

  1. 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必须选择质量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并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制度,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和企业标准。
  2.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需求和原材料性能,进行科学的配合比设计。配合比的设计应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多个方面,确保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
  3. 搅拌工艺控制: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顺序,确保混凝土成分均匀混合,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4. 运输与浇筑: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等现象。浇筑时,应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
  5. 养护管理:浇筑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包括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环境、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稳定。

综上所述,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流程与技术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预拌混凝土,满足工程需求。